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所長助理譚強強表示,雖然水漆無論從技術水平還是在應用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國外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苯物質會損害造血機能,致癌或誘發白血??;誘發皮疹,頭暈,免疫力下降、呼吸道受損、哮喘等過敏反應;長期蓄積于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大腦細胞受損,引發慢性溶劑中毒綜合癥、神經性精神功能紊亂……。與對個人健康帶來的危害相比,油漆對環境污染的“貢獻”更為驚人。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導致霧霾天氣產生的PM2.5的主要來源中,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占了21%,而其中約18%就是由溶劑型油漆的排放所產生。油漆的問題甚至還影響著國家安全——由于需要消耗石油和煤炭中提煉出來的有機溶劑,油漆的生產使用對于貧油國的我國而言,無疑與可持續發展和能源安全戰略背道而馳。水進油退的格局逐漸明朗。然而并非每一個水漆的參與者都能夠輕松分到一杯羹。油漆消耗能源、污染環境、有毒有害且易燃易爆,與時代發展的要求相悖,為新生事物所替代成為必然。而它的接班人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這就是水漆。
與傳統油漆相比,水漆最大的特點在于以水代替有機溶劑為稀釋劑,從而避免了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油漆含有的有毒物質,在實現環保的同時,節約了石化資源。一直以來,水漆都被當做我國涂料行業的未來方向之一,但由于技術、成本等所限,水漆也始終只停留在“未來”的定位上。作為一種能牢固覆蓋在物體表面,起保護、裝飾、標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學混合物涂料,油漆在中國的歷史能夠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
進入20世紀,油漆工藝有了重大發展,在成為以合成化工產品為原料的涂料產品的同時,卻也因為需從石油中提煉有機溶劑進行稀釋而具備了一定的毒性危害,淵源大致為苯、甲苯、二甲苯之類的苯物質以及甲醛、鉛的化合物等等。“不久之前我還不敢說這個話,但現在我可以肯定地說:水漆的時代到來了。”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副會長、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善江對記者說。這位與水性漆打了17年交道的企業家,多年來一直品味著先行者的孤獨。但進入2015年,紛至沓來的訂單和蜂擁而至的合作,讓他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水漆為何能夠在短時間內從幕后一躍成為主角?楊淵德認為,大背景是高耗能、高污染傳統經濟與新型的綠色環保產業在支撐經濟發展上正發生角色的互換,而具體推動力則是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支持。
尤其是從今年2月1日起對油漆開始征收的消費稅。目前,發達國家水漆的應用比例已達70%到80%,而國內比例還很低。“中外水漆的水平差距尤其表現在科研領域,即便研發投入占收入的比例相同,但絕對金額的差距是巨大的。”譚強強說。對此,劉善江介紹,晨陽集團去年已經在上海建立起國內首家水漆研發中心。目前正在籌備建設德國研發中心,希望借助水漆發展最領先的德國人才和技術,提高國產水漆的整體品質,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